年终:被格式化的我正在修复中
年终:被格式化的我正在修复中
newsletter|2025-1-28|最后更新: 2025-1-30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这是一篇长长的流水账!
 
 
最初觉得2024年没有什么值得写下的总结,尤其是在跨年夜大哭特哭了一场之后,尤其是后来又翻看起自己2023年年末写的年度总结之后。
 
有一部分的自己总觉得那个所谓“自己”已经走丢了,连同所有的灵感与活力,连同一切一切美好的闪光的特质都一起消失了无踪影。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觉得我甚至无法写作,写不出什么来,因为自己是“空的”。
 
但还是有着“想要写点什么”的时候,每当这时我就会随便打开哪个文档,把心头流淌出来的情绪敲成文字。就这样,我还是觉得有力量去把这一篇年度总结写完。毕竟,这一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于是乎把年终总结拖到了现在,或许变成了2024+2025一月份的总结—— which means我的2025年一月份(至少到目前为止)也过得像2024一样混沌。2025年的课题大概是,与混沌对抗。
 

衣食住行

 
在“形象整饬”上的消费欲望一落千丈。衣服够穿就好,电器还能用就先不换,不想花费太多时间在思考what my style is上。因为who i am这个问题我都还没有搞清楚。在豆瓣上看到一个观点“每持有一件物品,都是要付出管理成本和时间成本的”,而我不希望花费太多的时间空间占有它,尤其是我的房间很小。于是顺理成章地把钱都花在了精神消费上,比如看剧。
 
在夏天的时候租了新的房子,终于在广州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合租的室友养了一只雪纳瑞宝宝,下班回家先摸摸狗头。合租的两室一厅阳台很大,采光也好,每天起床都会在那里站着晒一会儿太阳,舒服。
 
做饭的能力似乎没有长进很多,但已经能熟练地使用煤气炉了。出品的菜系更多是一锅炖,偶尔会有烤肉和炒菜随机掉落。周末偶尔和室友一起做饭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如果愿意投喂我,我十分乐意包揽备菜帮厨和洗碗的工作。
 
2024年年初还很想要有一辆自己的自行车,然而实践下来,在夏季如此多雨的广东,共享单车或许才是出行的最佳选择。已经爱上了广州的公共交通系统,坐一小时公交去很远的地方,晃晃悠悠,舒服极了。
 
 
 
 

写作

 
说是写不出东西来,我还是有在到处储存我的文字——
 
newsletter的频率越来越低,没有“更新”的日子,意味着我的思维和状态也没能“更新”。不想要翻来覆去讲一些旧的体验和情绪,它们对我而言是必要的,却不应该放置在公共空间里增加信息冗余。
 
写了两篇新媒体稿。一篇是24年考研出分时写了“考研二战”,一篇是奥运的时候写了“雅思组合”。写第一篇的时候恰逢工作上有空余的时间,但采访时“与陌生人聊天”对我来说依旧十分煎熬。第二篇则纯粹是想再为竞技体育写点什么,也写给几年前还热爱着竞体的自己,为此熬了两个夜。——我似乎还是没那么适合“做记者”,我跟朋友说,每次打开对话都如此艰涩,并且“我似乎对人类个体不够好奇。”
 
这一年写了863条毛象嘟文,我还是必须不得不找个地方把我每天的碎碎念倾吐出去,或许以前是在QQ空间,现在是在毛象。我甚至开了另一个账号记录我对于亲密关系的中篇幅思索,有22条,以前是在网易云,现在也是在毛象。在互联网角落里自娱自乐这件事,毛象真是给予了我太多。
 
和两位远方的朋友保持着书信往来。一封邮件被时间空间延展到一个季度那么长,我们聊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新的变动,是否有很好地照顾自己的情绪。写信和发信息的感觉不太一样,它更私密更坦然,也更绵长,让人觉得沉甸甸的安心。
 
在马特市上参与了一次七日书的活动,每天逼自己进行自我的梳理,每写一天就发现一部分的自我,从“闪闪发光的时刻”,写到“转变”,写妈妈和我,写crush与幸福感,写焦虑与死亡。年末回看的时候依然会受触动,会想要落泪。
 
十二月份开始掉入了新的cp/cb圈中,圈子太冷没有人做饭,于是时隔多年又开始写同人文。写了两篇,一篇三千多字另一篇六千多字,很满足。越发敬佩那些可以写出非常多层次体验与场景故事的老师们。不知道其他的同人作者是什么样的,但我完全就是在把自己的感受和期待、所有美好的体验都安在了角色身上。我也只能写出这些——像是把自我的碎片咳出来,才能得到短暂的安宁。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新的世界版图

 
香港。年初去了两次香港,但每次都是匆匆忙忙。彼时的我粤语水平还很差劲,一个人走在香港街头上会有一种惶然之感。第一次出发前在ipad上画下了行程的路线图,逛了美术馆,漫步在维港边,坐了港铁和双层巴士,再辗转到安溥演唱会亚洲博览馆的现场。第二次则是拖着生病刚退烧的身体去听苏打绿的演唱会,心惊胆战害怕自己因为体温过高被海关拦下,在红馆外吹着风啃着冷掉的麦当劳。
 
两次演唱会都堪称完美,以至于永远无法忘怀。我笑称跑到香港全是为了听台湾歌手的演唱会,所以,什么时候能去台北,能去女巫店听呢?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珠海。为了看音乐剧《人间失格》,顺便逛了一逛珠海市区。在小店里吃到了很好吃的叻沙,久违地在城市里嗅闻到大海的气味,在沙滩边站了一会儿吹着海风,想起小时候的心事。日月贝很漂亮,在那里看剧也十分尽兴。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深圳。其实今年去了好几次深圳。一次是淼从云南飞到广州,大学的几个同学决定去深圳玩一圈。在华强北瞎逛但不买,绕到小区里吃便宜的茶点,在深圳湾黄昏时刻的海边散步。晚上住在lofter的民宿里,仿佛是重回到了大学时代的跨年夜,一起喝酒,聊天,挤在被窝里睡觉。顺便还被抢走了半条被子,夜里被冷醒。一次是去深大找迅拍毕业照。临时起意,于是让朋友们帮我隐瞒行程,制造了一个小小的惊喜。还有一次是公司举办活动,牛马忙活了一个下午,但还是和朋友约上了晚饭。
 
其实还有几位朋友在深圳工作生活,但总是没有机会见上一面。或许新的一年可以再多去几次深圳,再多留一点时间。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澳大利亚。飞机转机的地方,同样是提前在ipad上画了路线图,不过这次有友人一起同行。逛了墨大校园,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唐人街,圣保罗座堂,最后在王子桥上看着海鸥飞过,吹了一会儿风。落地的第一顿是赛百味,临走时最后一顿是麦当劳,就算到了世界另一端也逃不掉吃洋快餐的命运。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新西兰。基督城,完全忘记了有认识的朋友曾经在这座小城做交换生,要不然可能会多一些奇妙体验。跟同行同住的朋友们一起买菜做饭,逛红超绿超黄超,在寒风里步行去会议中心,听只能听懂30%剩下全靠意会的英文汇报,和老师朋友吃意面披萨烩饭牛排,谨慎地在街头掏出信用卡,夜里爬起来看星星,再抖着手缩回到有暖气的房间里。
 
只是在年初时随手写下了“看雪”,没想到会在南半球的冬季里实现。人生第一次住青旅居然是在国外,在公共客厅里吃泡面喝白葡萄酒,借了厨房的笔写日记。在蒂卡波湖的夜晚等来了飘雪,第二天醒来去被冰雪覆盖的库克山散步,吃到了肉乎乎鲜美的三文鱼,逛了跳蚤市场和书店,舍不得离开。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上海。入沪是每个剧女的朝圣(bushi)刚好中秋假期加上调休凑够四天假,刚好南航的积分兑换即将过期,于是决定择日不如撞日。坐着绿皮火车摇摇晃晃了一个晚上,在火车上收到了上海的台风蓝色预警,第二天白天提着行李站在南京东路步行街,感叹大上海还是繁华。在青旅的隔间里睡得昏昏沉沉,晚上则出没于各大小剧场里,台风登陆的那天在青旅的公共客厅吃泡面,台风眼一过境马上又是舒爽的晴天。
 
临走的那天决定去citywalk,一个人走完了三四个地铁站的路,从静安寺到安福路,武康路,再到徐家汇天主堂。逛了多抓鱼的线下店顺便买了一本小书,路过武康大楼和上海交大的门口默默打卡,非常喜欢道路两旁绿油油的树荫,让人平静。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新认识的伙伴们

 
新室友养了一只未满周岁的雪纳瑞宝宝,名字叫“新生活”。于是每天下班都有新生活。见证着孩子从不会定点大小便,成长到如今已经是成熟的帅气小伙。狗很拆家,客厅的沙发茶几都未能幸免,甚至有时候下班回家会看到一地的纸箱残骸或是倾倒在地的垃圾桶碎屑,甚至是被狗狗抱在怀里的一只球鞋。甚至小狗已经在我床上叼走过三次小羊两次小豆泥玩偶,生气的时候拿着拖鞋拍在狗屁股上警告他不准再犯,但大多数时间只能叹一口气继续溺爱。
 
替kiki寄养了一阵子的猫咪lulu。至今仍然非常想念小猫和我一起共处一室的日子。因为担心猫狗打架也顾虑着客厅实在是有些凌乱,小猫基本只待在我的房间里,陪着我在床上睡觉打滚,伴我度过了熬夜写稿的时光。每天早上都会给小猫开一个罐头或是鲜食包,羊奶的香味连我都觉得馋,下班回家猫猫会守在房间门口等候,尾巴缠绕上的的裤脚喵喵地叫。我们还一起度过了国际猫咪日,有她的陪伴我觉得很幸福,很幸福。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国庆假期从家里回广州时,在外公那里拿了两株九层塔(罗勒),又从妈妈那里拿了水培的吊兰和,在高铁上别人大包小包提着手信,我捧着几簇嫩绿的枝芽。几个月里他们长得很好,九层塔有一枝枯了一大半但仍然在向上生长,隔一阵我就会蹲在阳台把比较大片的叶子摘下来,洗一洗扔到锅里,作为下面条的佐料,非常香,就算每周一吃也不会伤害到植株蓬勃的长势。九层塔真是一种友善的人类陪伴型植物。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和香港大概有一些奇妙的缘分在的。看苏打绿的那一次,坐高铁去西九龙,邻座是一位看起来比我大十几岁的外国老哥,主动跟我搭话问我去香港做什么?于是我就这样用笨拙的英语口语跟对方聊天,得知了他是巴基斯坦人,在香港出生长大,在港大读过书,不会讲普通话但会说一口流畅的粤语,工作base在广州但经常需要往返香港。我跟他讲,“It's my first time to talk with a foreigner.”用着最简单的口语连比划带猜,我们就这样聊了一路,甚至加了微信,说着有机会在广州一起喝咖啡。国庆的时候他发来了一个香港维港烟花汇演的视频,过年的时候我也给他发了新年祝福,不过没有收到回复。
 
在毛象上因为音乐剧认识了一位象友,下半年她也来到了香港读书。在此之前,我从未想到过认识网友且面基这件事会发生在我这个i人身上,但在茫茫毛象海中遇到了她,我惊奇地发现我们不仅看剧的口味相似,也有着同样的mbti,位于同样的性取向认同光谱之上。我们在毛象上每天给对方回复信息,后来又加了微信偶尔热聊,约着去看同一场音乐剧演出。见面之前我还十分忐忑,直到看到一个短发的女孩笑着向我跑过来。她给我带了书,写了信。那场剧并没有想象中的好,我们小声吐槽,一边决定夜宵档要去喝一碗热乎乎的粥。如此幸运也如此幸福。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老朋友与老伙计

 
在广州“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这意味着,终于可以给我的朋友们一个短暂的落脚之地了。小小的床铺今年招待了三位朋友在此暂住,虽然我还是不太适合和朋友同床共枕太长时间,但短暂的同居会让我被轻盈的情绪包裹住。甚至会想象,如果和好朋友在未来能够实现共居,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过年回家时和一起买了蛋糕,给过生日。久违地吃到了潮式的煲仔饭,美味。涵来广州时猫咪也还在家里,两人一猫共处在一个十平米的小房间里。国庆回家时三人小分队又再次见了面。即使我们不在同一座城市了,但聚在一起仍然有非常多的话题。
 
银蓝更多是在回家的时候才能见上面,每次见面都会带一些小零食或小礼物送给对方。还收到了她如此心灵手巧画的一张画,是我们两个人的照片。希望新的一年能一起在广深约上饭。
 
zhr约了很多次饭,三八妇女节一起吃日料喝啤酒,在雨天去逛热热闹闹挤满了人的书展,拉着她去看雄狮少年粤语版的音乐剧,回学校坐在她新的宿舍房间里聊天,夏末秋初在二沙岛草地上躺倒,一起去学术酒会并一致同意内容讲得不怎么样,一起看《好东西》。
 
回了两次广州,几个人也因此有了两次小长假般的相聚。六月份她来的时候去了深圳,又回广州看了广美展,唱了K,晚上我们一起去六运小区喝酒,喝到她微醺,瘫在我的椅子上涂涂画画,说了很多可爱的胡话。十二月份她来的时候自己先去看了剧,第二天爬白云山看日落,在二沙岛四个人挤一张野餐垫晒太阳,临走那天她抱着我的被子嘟囔着说不走,要永远留在广州。
 
二波约了好几次饭,几乎都是在她家附近,吃完饭再去买一瓶啤酒,一边喝一边在江边散步。和群里的其他人也聚了好几次,年初的时候溜进了一中重回校园,年中去找拍毕业照,顺便逛了逛深大校园,国庆假期在汤圆家吃到了美味了牛肉面,见到了两只可爱小猫,现在已经长得很大了。
 
反复冬眠的伙伴们尝试成立播客但未果,年初的时候录了一期,磕磕巴巴,到最后也没剪出来。跨年夜我们又再次连线,袒露一些亲密关系的见解,一起在视频里倒数。那天晚上下麦一个人哭了很久很久。希望他们都能顺利去到更大的世界中,并且,我还是很喜欢这个名字,反复冬眠。
 
小狗笨笨在冬天的时候离开了我们。她年纪已经非常大了,第一次见面还是初高中的时候,往后每次去小姨家里她都会兴高采烈地扑上来,和我打招呼。我也很喜欢她的温顺与好脾气。曾被拜托在家里没人在的时候去照顾她几天,于是带她下楼,看她在草坪上呼噜噜地打滚。晚上睡觉时不舍得关上房门,让她随意进出,希望小狗不要觉得孤单。希望她在汪星也生活得很好。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看剧

 
其实看剧不需要再列一个板块了,早早地做好了这部分的年终总结po在了其他的平台。今年一共看了21部剧,其中3部是话剧,其他都是音乐剧或德剧音乐会。我称之为,“看得很好很幸福的一年”。
 
也是写到这里才发现,前面的每一板块都或多或少提到了“看剧”。我的2024年就这么被轻轻的捕获了,难以想象要是没有这个兴趣爱好我的生活得贫瘠成什么样.…..不过换句话说,因为看剧重拾了写作,去到了新的城市,也因此和老朋友有见面的契机,认识了新的朋友,这是一件如此幸福的事情。
 
新的一年要有钱有票,还要看更多的剧。不知道名为“喜欢”的阀门什么时候就会被关上,趁着还喜欢,尽早去做。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家人

 
和家人的交流依旧处于停滞的状态,彼此无法说服。我似乎体察到了他们身上恐惧与焦虑的那一层情绪,跟我自己非常像,在我无法坚定到足够能安抚好自己的内在小孩之前,我也无法去照料他们的恐惧。
 
国庆回家的时候刚好处于一个精神平静期,于是以“不回应”的姿态先顺利度过了惯例的“催找男朋友”和“催考公考编”的阶段,又跟妈妈试图聊了女性共居的可能性,当然是被全盘否定并且打上了“理想化”和“偏激”的标签。后来又谈到了同性恋,收到了妈妈“可以理解,但不能出现在我们家”的回复,以及爹“男和女才是常态,同性恋是变态”的暴怒。
 
妈妈说的那句“读书读太多,你的想法还是太‘先进’了,我们很难接受”,现在回看仍然会感受到深深的无力与被刺痛的感觉。居然当时的我能够平静地听完,再平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七日书里我曾写——
 
她最让我难过的话是,“我怎么觉得你现在这样偏激。”
我突然觉得我失去盟友了,失去了我最好的盟友。
 
哭过之后我又隐隐约约地想起很多事情来。我知道她还是爱我的,以她朴素的想法在爱着我。要结婚是因为“有人能照顾你,我才能放心”,最好要生育是因为“有孩子,看着她一步步长大,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回家工作是“还是希望你不用太辛苦,不用太操劳”。她和父亲那种“儿女要对父母负责”的执念不同,她说,“每个人对自己负责就好。”
 
没有她我大概没办法鼓起勇气去反抗父亲的那些充满爹味和控制欲的想法,也没有办法从小地方一步步考出来,接受还算不错的教育,把从小喜欢的阅读和写作坚持到今天。
 
我不知道该怎么跟她描述我所看到的那个世界,它美好而又残酷,必须把自己从原有的茧里剥离。但这个过程很痛。我不希望她也痛。我不想她也像我这样因为价值观的冲突而矛盾纠结,在看清血淋淋的现实后自我怀疑,在享受自己的人生和承担家庭责任中摇摆。
 
《好东西》上映的时候我发语音问她,要不要去看电影?我请客。终于等到了她有空的时间,给她买了票,小城电影院营业萧条,整场只有她一个人。看完我问她怎么样,她说,电影挺好的。但她并没有想要说更多。
 
看《好东西》的过程中最深刻的一个念头是,我真的很想要实践女性共居,也会开始觉得养女儿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因为自己感受过一部分这样的爱,或者,因为自己渴望着某部分毫无保留的爱。
 
但我真的好希望能和她成为朋友。
 
跟她聊今天看到的父权制笑话,聊自己又喜欢上了哪个男孩女孩,跟她说我去看了几部音乐剧,又看哭了几部,把我所有的开心不开心,自卑与骄傲都跟她讲。就像小时候趴在她身边让她抚摸我的后颈和脑袋,又抓住她温热的手掌盖在自己的眼睛上。我想把我全部的自己都说给她听。我也好想她能把自己多说一点给我听,她会不会害怕,有没有因为我不回家而难过,有没有自己想过的生活?
 
妈妈,我们能够再次成为盟友吗?妈妈。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无法归类的事物

 
今年在自我认同光谱的方面有一些进展,一方面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思考,在六月份看完《精神与爱欲》后久久无法平静。另一方面也有了更多的自我暴露,有不下五场朋友聚会都恰好聊到了亲密关系的话题于是顺水推舟就聊到了自我认同光谱。收到过好几次的不理解与疑惑,也坦然聊了自己的感受。跟象友聊起说,许多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朋友可能都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这个光谱,因为她们未曾探索过性,或许从未思考过它。比起一无所知进入亲密关系后的“忍受不适”,比起被说“你应该如此”就麻木地如此去做,或许“明白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我依然相信性向是流动的,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在流动,或许未来我又能沉溺到传统的异性恋亲密关系中也说不定。不要给自己设定边框,但也请尊重每一个当下的感受与想法。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在过完24岁的生日后,六月份,我尝试写了一封遗书。在写的过程中拖拖沓沓,心情翻转腾挪了很多个地方,最终还是没有完稿把它落在纸面上。在那个当下思考死亡的我,突然变得很平静。没什么话此时此刻想要留给家人,也不知道该留给谁。不想把自己银行卡里的钱留给爸妈,我想要转赠给某位朋友。她有了这笔钱应该会过得更好。日记也是,转赠给另一位朋友。应该会被她好好地保管。除了这两件事情,其他的似乎也没有很重要。
 
那时候我写,“最遗憾的事情大概是没有完整地被爱过,以及没有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好的东西。”现在我似乎意识到,爱不是能够一直停留的。我此刻被爱着,曾经被爱过,似乎就不该是“遗憾的”。“完整”,在“爱”这里,是一个伪命题。
 
这两个课题似乎是连在一起的。当我逐渐在探索中明了我所想要的那种亲密关系,当我悬浮在幻想中,知道人该如何爱,正在如何活;偶尔又触碰到死亡的黑壳,明白死亡是那样轻易会发生的事情——人生会变得更轻盈一些,当然也更沉重一些。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在年终总结的末尾还是照例问了妙仙包,“2024年我的年度总结”。我觉得依然非常准确,我也依然特别喜欢——
權杖四 Four of Wands:到達
關鍵字:和諧,社會聯盟,慶典,強大的社區,溫馨的環境,新的機遇
它表明你正在享受一段穩定與和平的時期,並有一種完成的感覺,特別是在艱難的階段之後。您正在享受成功的榮耀,與您的家人和朋友一起慶祝。
如果你為自己設定了一個很高的目標,那麼這張卡片會建議你不要再匆匆忙忙地享受生活中的輕鬆時刻。它還提醒您承認您已經取得的重大里程碑,因為這樣的事情在一個人的生活中並不容易。
 
时间转入2025年之际,我把毛象的网名加了一个后缀,“被格式化正在修复中”。似乎有点一语成谶的意味?从跨年夜开始经历了几次波动,一月份好几次“被翻涌上来的巨大的情绪淹没”,似乎打开了某个开关,有时候“吧嗒”一下,就会从平静且幸福的状态突然切换到了平静且难过的状态中。
 
服用大量的“没关系”非常有用——就跟维c一样,不能治病但在感冒期间大剂量服用能有效缓解症状。晒太阳也非常有用,在冬天里一切与温度有关的事情都让人感觉到生命力。
 
小贤播客里说,伤心也有生命力。
 
没关系的,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没想明白的事情慢慢想,没完成的心愿再多留一点时间去靠近。不要害怕陷于混沌之中,也永远相信自己有能力挣脱牢笼。继续写作,看剧,流泪,继续反复叩问,继续用力地活。
 
 
新年快乐!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Article Template空白
Loading...